天安门广场上,80面战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在这片红色的海洋里,一面绣着"青州连"三个大字的战旗格外醒目。这可不是普通的旗帜,它背后藏着一段让所有潍坊人都能挺直腰板的故事。镜头一转,预备役部队方阵里,一个身材挺拔的小伙子正迈着标准的正步,他就是来自青州的李亚俊,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参加国家级阅兵了。
青州博物馆里,那面泛黄的"青州连"战旗静静地躺在展柜里。1939年诞生的这支英雄连队,在抗战期间打了一百多场硬仗。最让老辈人津津乐道的,还是1945年那场青州攻坚战。23分钟,就用了23分钟,这支铁军就第一个冲上了城墙,把红旗插在了城头。这速度,搁现在都能破吉尼斯纪录了。
李亚俊家里,电视机前挤满了亲戚邻居。他媳妇蔡文嘉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生怕错过自己男人的镜头。"看见没看见没?那个就是我女婿!"丈母娘激动得直拍大腿。要说起这个小伙子,那可真是给咱潍坊人长脸。2015年从青州一中考进军校,两年后就当上了班长,还被评为"优秀士官"。2019年国庆阅兵已经露过一回脸,这回又给选上了。
要说这阅兵可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李亚俊去年刚退役,今年三月份部队一个电话就把他叫回去了。他媳妇说,接到通知那天,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山东汉子,在屋里转悠了半宿,把军装擦了又擦。街坊四邻都说,这小子打小就认死理,干啥都要干到最好。小时候玩打仗游戏,他永远要当解放军。
青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副大队长张晓华这回也去了北京。作为观礼嘉宾,他坐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看着自己老家的战旗和子弟兵,心里那个自豪劲儿就别提了。要不说咱潍坊人实在呢,干哪行都能干出个样来。从战争年代的"青州连",到现在的李亚俊,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是一脉相承。
电视机里,李亚俊所在的方队正步走过观礼台。他爹老李头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第一次穿军装回家的样子,那会儿还是个毛头小子,现在已经是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了。邻居王婶打趣说:"老李啊,你们家这是要出将军的节奏啊!"老李头嘿嘿直乐,嘴上说着"可不敢想",心里早就美得冒泡了。
要说这"青州连"战旗能出现在阅兵式上,那可不是偶然。这支英雄部队打过的仗,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拍成电影。现在部队里还流传着当年的故事,新兵入伍第一课就是学这个。李亚俊在部队的时候,没少听老兵讲这些。他说每次听都觉得热血沸腾,恨不能早生几十年,跟前辈们一起冲锋陷阵。
阅兵结束后的采访里,李亚俊说得实在:"我就是个普通兵,能参加阅兵是运气好。"这话说得,跟他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老李家祖传的实在,干活不惜力,有功劳不张扬。要不说部队就喜欢这样的兵呢,踏实肯干还谦虚。
青州古城墙上,夕阳把"青州连"三个大字映得通红。八十年前那场战斗的弹痕早就找不着了,但故事还在流传。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具体打了哪些仗,但都知道有这么一支英雄部队。就像李亚俊他们村的娃娃们,虽然说不清他立过什么功,但都知道村里出了个走过天安门的兵哥哥。
潍坊的夜市上,几个年轻人正围着手机看阅兵回放。"快看快看,这就是咱青州那个当兵的!"卖烧烤的大叔凑过来瞅了一眼:"哟,这不是老李家的二小子嘛,打小我就看这孩子有出息。"旁边桌的客人接茬:"要不说咱潍坊人走到哪儿都不掉链子呢,打仗时候出英雄,和平年代出好兵。"
夜深了,李亚俊家的灯还亮着。他媳妇把手机里拍到的阅兵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婆婆在旁边念叨:"这回可得把军功章都收好了,等将来给孙子讲故事用。"街坊们都说,老李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要他们说啊,这不是什么青烟,是实打实用汗水和忠诚换来的荣誉。从"青州连"到李亚俊,潍坊人的这份骄傲,从来都不是白来的。
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没什么实际用处,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
振兴配资-振兴配资官网-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无锡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