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粤港澳大湾区,“硬联通”与“软衔接”持续深化,各个城市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在这片土地上,交通网络日臻完善,生活配套持续升级,跨境办理不断延伸……让生活在大湾区的人们,看见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出行更快
湾区首条“无感通行”跨境水上航线启用
2025年6月1日——澳门内港往返珠海湾仔水上客运航线迎来服务升级,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条“无感通行”跨境水上航线。
解读:此次升级的最大亮点是引入“无感通行”技术。旅客只需通过“澳门粤通船务”公众号完成实名认证后,即可在搭乘航线时直接刷脸快速过闸,全程无需实体票证或人工核验,大幅缩短通关时间和提升通行效率,标志着跨境水上客运智慧化服务的新突破。
深圳至珠海再增两条海岛文旅航线
2025年6月26日——深圳机场码头至珠海桂山岛、东澳岛两条新“文旅+交通”航线正式开航。航行途中还可观赏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远眺深、中、珠、港、澳五城风光。旅客可通过“深圳机场码头”公众号购买船票。
解读:万山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海上节点,坐拥桂山岛、东澳岛等“网红”岛屿,正全力向“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迈进,通过串联更多海岛特色资源,打造“一程多站”的文旅消费新模式,让每座海岛都成为展示湾区滨海风情的窗口。
“深圳到深圳”高铁大环线来了
2025年7月1日——全国铁路实施新运行图。本轮调图后,首次开行深圳北至深圳北D9720/17、D9718/9次环形高峰线。
解读:该趟列车途经深圳、惠州、潮州、揭阳、梅州、河源等地,耗时约5个小时,不仅大大缩短了粤东地区与大湾区城市的时空距离,还串联众多景点形成粤东旅游的“黄金走廊”。
广深港高铁新增7个内地停靠站点
2025年7月1日——香港高铁5条长途路线新增7个停靠站点,包括恩平、芙蓉镇、景德镇北、乐昌东、咸宁北、漯河西、耒阳西站,连接内地的站点总数增至96个。
解读:据悉,此次调图为近年来变化最大、亮点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一次,精准对接内地发展规划和港人出行需求,推动区域间要素高效流动。以恩平为例,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约2.5小时可直达,较此前节省超一半时间,为旅客出行和区域协同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操作更便
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业务落地深圳
2025年6月22日——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当日,全国首笔跨境支付通内地居民南向、港人北向汇款业务落地深圳。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跨境支付通”功能模块进行跨境汇款,同时还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到账币种为人民币或港币。
解读:跨境支付通是内地与香港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为两地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汇款服务。
“澳政易”自助服务机上线
35项服务可跨境办理
2025年6月30日——广州、珠海、中山、江门4个大湾区城市的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澳政易”自助服务机。
解读:该自助服务机可提供35项常用政务服务,涉及社会福利、身份证明、选民登记、市政服务、税务查询、出入境、交通出行共七大类别,助力澳门居民融入湾区生活。在大湾区生活、工作、创业及发展的澳门居民,无需回澳即可跨境办理多项政务服务。
资源更优
官宣!大湾区大学来了
2025年6月1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称,拟同意设置大湾区大学等10所学校。
解读:大湾区大学是一所省属公办新型研究型大学,设有松山湖、滨海湾两个校区,今年将面向广东省招收首批本科生。学校的设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助力国家优化高等教育布局、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具有重大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铁路物流直达成渝经济圈
2025年6月16日——首趟X268次整车班列从佛山官窑站缓缓启程,驶向重庆团结村站、成都城厢站。
解读:作为佛山地区首趟发往重庆、成都的整车班列,X268次的开通填补了广佛至成渝方向铁路运力的空白。这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经济圈之间又一高效便捷的铁路物流新通道正式贯通,两地产业联动与供应链协同迈入新阶段。
香港长者医疗券落地珠海
2025年6月26日——“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扩展至珠海市的两家医院,分别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和珠海市人民医院。即日起,年满65周岁且持有香港身份证的长者可在上述两家医院使用长者医疗券支付指定科室的门诊费用。
解读:目前,珠海市人民医院开放15个科室、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开放16个科室适用长者医疗券,均涵盖内科、外科、骨科、口腔科等常见需求。据统计,该计划已惠及超过178万名合资格香港长者,提升了跨境医疗便利性。
整理:南都·创享湾区记者 吴文伟
振兴配资-振兴配资官网-正规股票配资网站大全-无锡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